黄金

2025, v.46;No.509(09) 1-1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氧化型与还原型矽卡岩金矿床地质与成矿特征对比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geology and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of oxidized and reduced skarn gold deposits

邱锦鸿,卢圣祥,王守旭,鹿峰宾,周荣志,邱昆峰

摘要(Abstract):

中国矽卡岩金矿床资源丰富,累计探明金储量1 871 t,占全国金储量的11%。根据成矿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矽卡岩金矿床可分为氧化型与还原型2类。尽管前人对全球矽卡岩金矿床开展了系统性研究,但针对氧化型、还原型矽卡岩金矿床的对比分析仍显不足,其氧化还原性差异的成因机制尚不明确。通过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从成矿构造背景、侵入岩特征、蚀变矿物组合、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模式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2类矽卡岩金矿床主要形成于大洋岛弧与大陆边缘造山带环境。(2)氧化型矽卡岩金矿床的侵入岩以高氧逸度(■>(■(FMQ)+2))、磁铁矿发育为特征,全岩w(Fe_2O_3)/w(Fe_2O_3+FeO)>0.4;而还原型矽卡岩金矿床的侵入岩以发育钛铁矿及磁黄铁矿为主,w(Fe_2O_3)/w(Fe_2O_3+FeO)■0.75。(3)氧化型矽卡岩金矿床矽卡岩蚀变以透辉石为主,石榴子石含量显著高于辉石,金属元素组合为Au-Cu-Mo-Pb-Zn;还原型矽卡岩金矿床矽卡岩蚀变则以钙铁辉石为主,辉石与石榴子石含量相近,金属元素组合为Au-As-Te-Bi。(4)2类矽卡岩金矿床成矿流体均呈现高温高盐度向中低温低盐度演化的趋势,但还原型矽卡岩金矿床流体富含CH_4。(5)矽卡岩金矿床成矿模式表现为高温富金属热液岩浆流体,通过构造驱动形成进矽卡岩蚀变(石榴子石、透辉石等);随温度降低,在矽卡岩蚀变(含水硅酸盐矿物)主导下,岩石破裂促进金银等矿化形成,最终低温阶段大气降水混入,形成石英-碳酸盐脉,标志成矿结束。不同的是,氧化型矽卡岩金矿床常伴随铜钼矿化形成,而还原型矽卡岩金矿床则常伴有钨锡矿化产出。通过进一步总结矽卡岩金矿床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提出未来需结合扩散年代学、矿物纳米结构分析及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深化成矿机制研究。

关键词(KeyWords): 矽卡岩;氧化型矽卡岩金矿床;还原型矽卡岩金矿床;成矿构造背景;侵入岩特征;蚀变矿物组合;成矿流体特征;成矿模式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2906900);; 自然资源部深部金矿勘查开采技术创新中心开放课题(LDKF-2023BZX-10);; 山东黄金地质矿产勘查有限公司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产学研合作项目(23B1014)

作者(Author): 邱锦鸿,卢圣祥,王守旭,鹿峰宾,周荣志,邱昆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